近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所屬東方電機自主研制的潘口超低水頭混合式抽水蓄能機組兩臺座環運抵湖北竹山縣電站現場,為機組按期投產奠定堅實基礎。該產品探傷合格率超99%,重量超170噸,從合同簽訂到交付現場,用時不到12個月,刷新了同類型設備最快交付紀錄。
潘口抽水蓄能電站規劃安裝2臺149兆瓦抽水蓄能機組,均由東方電機研制供貨。該電站是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項目、湖北省抽水蓄能“十四五”規劃重點實施項目,建成后,將在湖北電力系統調峰、填谷、儲能、調頻、調相和緊急事故備用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潘口抽水蓄能電站機組運行最高水頭95米,極限最低水頭65米,額定轉速142.9轉/分鐘,水頭變幅高達40%,對機組運行的穩定性提出了極高要求。
近年來,東方電機深耕抽水蓄能領域,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超低水頭中小容量抽水蓄能機組研發關鍵技術體系。但潘口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周期短,仍給機組研發制造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為確保潘口抽水蓄能項目按期履約,公司針對關鍵部套件,組建專項攻關團隊,制定了詳細的專題計劃,確保產品從研發、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等各個環節都精準受控。” 項目經理孫浩翔說。
攻堅克難焊精品
潘口抽水蓄能電站機組座環最大回轉直徑超13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抽水蓄能機組座環。
焊接,是座環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導葉與上、下環板,通過焊接的方式鏈接起來,形成座環的主體。
“潘口抽水蓄能項目機組座環共有20片導葉,每片的厚度近200毫米,焊接難度較大。”牽頭負責焊接工作的東方電氣集團首席技師彭謝宜表示。
變形控制是焊接工序的難點和關鍵點,彭謝宜牽頭組建焊接專項團隊,認真研究分析潘口抽水蓄能項目機組座環結構特點,從焊序、焊量、焊道排列、測量點等環節制定詳實的作業方案,并設立“標桿指標”保障“焊接精品”目標。
“為有效控制焊接變形,我們采取交錯交叉焊接的方式,最多時有十多人同時作業,這要求每名焊接人員作業進度幾乎一致,以保證受力均勻。”彭謝宜介紹。
這樣的操作對焊接人員的技能要求極高,這期間還存在座環加熱狀態下進行焊接的工序,作業人員穿著厚重防護裝備如同“烤火干活”,挑戰巨大。但團隊每位成員都深知,要避免項目返工,上百層焊道每一寸都不能有偏差,再艱難都必須克服。最終,潘口抽水蓄能項目機組座環一次探傷合格率超99%,精品轉入金加工工序。
優化提速擠進度
如何讓潘口抽水蓄能機組座環加工跑出新的加速度?東方電機重金工分廠給出“提前準備、持續優化、數智賦能”的答案。
“哪怕是一顆螺絲釘,我們都會提前梳理、提前準備到位,確保各工序100%無縫銜接。”重金工分廠生產管理人員張浩說。
按照常規模式,抽水蓄能機組座環需分兩瓣先后進行鏜、銑加工,然后組圓進行車序加工。
“我們把這種生產組織模式稱為‘串聯’,為了縮短加工周期,我們優化了生產組織模式和鏜、銑序加工工藝,讓鏜床能完成原銑床的工作,銑床也能承擔原鏜床的任務,實現兩臺機床‘并聯’加工,鏜銑兩序的加工周期縮短了一半。”張浩解釋道。
潘口抽水蓄能機組座環重170余噸,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如何快速在機床上“精準就位”?東方電機自主開發的虛擬裝夾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據重金工分廠工藝人員陳俊介紹,這項技術通過軟件模擬產品裝夾,將實物工裝擺放在預定位置,有效減少反復吊裝調整部件位置的時間,實現一次裝夾成功,大幅提升大部件車序裝夾效率。
據統計,經過東方電機抽蓄產能提升、優化制造工序、數智賦能提效,各分廠序序接力,為潘口座環的順利交付爭取出了十余天時間。
潘口項目座環順利交付至現場,吹響了東方電機潘口項目機組交付的集結號,東方電機將繼續高效推進潘口項目機組生產制造,保障項目按期投產發電,助力竹山縣建設百萬千瓦清潔能源示范基地、打造百億級清潔能源產業集群。
原標題:99%+、170+、300+,提前來了!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